2020年口罩成为了世界的主角,我国疫情高潮时,曾流传这样的一句话“我有熔喷布,你有口罩机吗?”可见这种简单商品成为了人们在灾难中争取的必需品。那么,口罩的历史由来是怎样的?它如何影响人类呼吸保护的发展的?
PART 01近代口罩的记录与探索
人类保护呼吸系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。在公元一世纪,哲学家和博物学家普林尼用松散的动物膀胱皮肤遮盖了鼻子,以过滤灰尘。以免在粉碎朱砂时吸入这种有毒的硫化汞。
哲学家和博物学家普林尼
中世纪的西方医学界认为,霍乱和黑死病等传染病都是由空气中的“瘴气”引起的,因此,当时的一些医生在诊断呼吸系统疾病时会戴上鸟嘴一样的面罩。这些面具会放一些香料和草药。尽管尚不了解该原理,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疾病的传播。
中世纪鸭嘴面具
在16世纪的佛罗伦萨,著名画家和博物学家达·芬奇提议在咨询病时用蘸水的布遮住脸。这样可以防止由烟雾等有毒化学物质引起的呼吸系统损害。
在中国元朝,宫廷皇帝吃饭时,为避免服务皇帝饮食的人散发出的呼吸接触食物,侍者的嘴巴和鼻子被丝绸和金线织成的丝巾覆盖。
简而言之,在现代之前,人们对呼吸保护的理解还处于一个简单的阶段,其后改变了这一切的是科学的进步。
PART 02 现代呼吸防护的新认识
医学界创立无菌外科
1827年,苏格兰科学家罗伯特·布朗发现了“布朗运动”现象,这对于研究口罩的对于粉尘的防护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
1849年,美国人刘易斯·哈斯莱特发明了“肺保护器”。并为其申请了专利。
1861年,法国巴斯德通过著名的鹅颈瓶实验,证明空气中存在会使物质腐败的微生物,这是人们首次认识到了空气中除了化学毒物之外还有生物细菌,为之后的细菌防护型口罩的发明和应用打下的理论基础。
1876年,医学界创建了无菌手术,也就是说,必须对所有外科手术机械,手术衣,手术帽和橡胶手套进行严格消毒,但是,此时,医学界尚未保护外科医生的嘴巴。
现代口罩形状的诞生
随着医学界创立无菌外科,让医生意识到人的口腔有可能会向空气中散播细菌或微生物,在此基础上,德国外科医生米库里兹在同年提出,医务人员在进行手术时应佩戴无菌纱布口罩,该口罩可以覆盖鼻子和鼻子。这种口罩称为“ Mikuriz口罩”。这是现代意义上的首个医用口罩。从那时起,“戴口罩”已成为医务人员的标准形象。
当然,开始时的口罩仍然非常简单,只需用一层或几层纱布将面部紧紧包裹即可,其舒适性和舒适性就与真正的现代口罩大不相同。
1899年,一位英国外科医生对设计进行了改进-他将纱布切成矩形,并在纱布之间放置了框架状的细线支撑,在纱布与口鼻之间留了一定的间隙,改善了面罩呼吸困难的弱点。然后,法国外科医生Paul Bertie制作了6层纱布口罩,并将其缝在手术服的衣领上。使用时,只要将项圈向上翻一下,然后使用环形皮带改进设计即可,将纱布连接到耳朵或头后部。这样,现代口罩的形状就诞生了!
PART 03口罩史上的中国贡献
在以上口罩的历史中,我们主要谈到了西方世界的贡献。在现实历史中,中国人的贡献值得记住。
他的名字叫伍连德,这是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熟悉的名字,但是他在20世纪初期为中国的防疫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伍连德和伍式口罩
1910年,哈尔滨爆发了一种极为严重的传染病。当时,吴连德奉命担任“东方三省防疫总医官”。这个头衔看起来不错,但实际上跟在他后面。只有一位军医生来自天津。
到达东北后,经过解剖和调查,他认为这种严重的传染病是“肺鼠疫”。它是一种比普通瘟疫更为严重的传染病。
在他的提议下,东北的许多铁路和公路都被切断了,他开始组织疫区进行严格隔离,并花了很多精力说服无知的人同意焚烧尸体。
在此期间,为了阻止瘟疫的蔓延,他发明了由两层纱布制成的口罩,被称为“伍式口罩”。这样的掩模易于制造,材料容易获得,并且制造成本仅需要两个半美元。
在1911年4月的“国家鼠疫研究协会”上,“吴氏口罩”受到了各国专家的称赞-“伍连德发明的口罩样式简单,制造成本低,但服务的效果也相当好。”
在伍连德的努力下,哈尔滨福建店疫区的疫情得到了迅速控制,死亡人数降为零。这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规模控制传染病之一。
在随后的1919年东北霍乱和1932年上海霍乱流行战中,伍连德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领导作用,上海霍乱死亡率为7.4%,国外的死亡率为30%。
PART 04 现代口罩的不断发展
在流行病中起重要作用的口罩继续发展。
人们和工业污染的斗争
1952年12月,英国伦敦被工业革命笼罩在浓雾中。由于没有风,严重的空气污染持续了五天,造成12,000人死亡,并报告了100,000例呼吸系统疾病。雾气就像一个带面具的静态巨型气室,这已成为人们与工业污染作斗争的必要条件。
口罩材料在对抗污染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发展。在1960年代,无纺布口罩技术诞生了,主要使用静电纤维过滤棉。当时,美国于1970年颁布了《职业健康法》并确立了职业安全。卫生行政部门对这些卫生措施的介绍着重于各类工作,有效地促进了现代口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。
如今,口罩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,年产值超过100亿元。口罩的贴合性,过滤效率,舒适性和便利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。除了医用口罩外,还出现了灰尘,花粉和过滤器PM2。超过5个细分类别,在医院,食品加工厂,矿山,烟雾弥漫的城市中随处可见口罩...
现代口罩极大地提高了舒适性和便利性
在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国抗争中,口罩是我们切断传播途径的有力武器
戴口罩的一些常识:
一、正确佩戴口罩非常重要,戴口罩,露出鼻孔,戴反口罩,都是错误的例子。
无论是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还是高效的N95过滤口罩,它都可以有效地阻止液滴扩散。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13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,医用外科口罩可以将病毒液滴的吸入量减少至原来的1/25。
二、口罩鼻梁中的间隙需要处理。许多面罩的鼻梁上有柔软的金属或塑料条。它们需要根据其面部形状适当折叠,以防止鼻梁间隙泄漏。
三、戴口罩一天后,请勿用手触摸口罩的外层,因为在戴口罩一天后,某些污染物可能会积聚并阻挡在外层中,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更新口罩情况。
声明:本文整理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;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,经核实后删除。
- 丙纶色母粒为聚丙烯纤维注入色彩!
- 功能化与智能化成为竞争焦点
- 立冬万物藏,瑞色启新章 | 瑞泽色母粒愿您温情满途,家业兴旺!
- 面膜总是滴漏、不服帖?问题可能不在精华,而在那片布!
- 九九重阳,温情永续 | 瑞泽色母粒祝愿所有尊长福泽满途,重阳顺遂
- 如何甄别高品质丙纶色母粒?
- 第三届时尚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武汉纺织大学举办
- 展会聚焦 | 美之林闪耀盛泽展,以纳米技术赋能纺织创新!
- 丙纶色母粒如何推动产业升级?
如果本网站发布的文章或者图片或字体有侵权,请立即联系网站负责人进行删除,联系人:薛小姐 138 6101 6292,付小姐 153 1256 7839

